一年一度的秋色巡游即將開始,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記憶再次被喚醒。
佛山,作為一座擁有眾多歷史文化資源、自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名城,除了秋色巡游等傳統民俗活動,還不乏紅色資源、傳統工藝、古樹名木、古村落和歷史文化街區等眾多優秀文化遺產。如何保護好、利用好、推廣好這些文化遺產,一直是黨委政府和社會公眾關心的話題。
為了廣泛汲取民聲民智,共同助力佛山文化遺產保護。10月21日,《民生直通車》特邀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、市委宣傳部、市商務局、市自然資源局、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上線節目,共議佛山文化遺產保護。
秋色巡游下月重啟
兩條線路能看能玩
“今年11月1日至5日,以‘品味佛山·秋醉嶺南’為主題的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動將在佛山隆重開場,這也是時隔三年佛山秋色巡游活動再次重啟?!痹凇睹裆蓖ㄜ嚒饭澞楷F場,佛山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副局長應如軍一開場,便向廣大市民群眾分享了關于佛山非遺文化活動的好消息。
應如軍介紹,2023年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動包括“食·非遺”美食展、祖廟秋祭、鄉飲酒禮、秋色賽會、秋色巡游、“聽見·非遺”音樂會、新疆伽師縣藝術團專場演出七大板塊。在秋色巡游活動期間,還將于11月3日舉辦佛山粵劇院新址落成揭幕儀式。
“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我們創新了秋色巡游路線?!睉畿姳硎?,今年秋色巡游路線有兩條,其中一條巡游路線從祖廟到文華公園,全長4.3公里,設8個表演點;另一條巡游路線在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西樵,從聽音湖廣場到登山大道牌坊,全程約3.2公里,設5個表演點。
在我市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,不少老字號產品除了具有豐富的歷史價值,還具有豐富的社會、經濟和文化價值。佛山市商務局服務貿易與商貿服務業科二級主任科員黃曉波介紹,為了助力這些老字號品牌煥發新活力,走出佛山、走向世界,近年來,市商務局組織多個老字號企業參與行業主題館建設,同時加大對老字號企業建立海外營銷網點的支持力度,積極布局“一帶一路”市場。
佛山持續創新突破
保護各類文化遺產
在佛山深化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,不少紅色資源、老字號產品、古樹名木和歷史古村一直深受佛山市民的關注和喜愛。
市委宣傳部宣傳教育和文明創建科科長何子健表示,據不完全統計,當前全市共有356處紅色資源,為了做好相關紅色資源景點的保護和修繕工作,近年來我市累計申請和投入資金超1000萬元。同時主動開展紅色文化名片評選,以及網上打卡紅色遺址等相關活動,有效擴大了我市紅色資源景點受眾覆蓋面和參與面。
像這樣投入資金保護和修繕的,除了紅色資源,還有佛山眾多古樹名木。佛山市自然資源局林業科科長胡羨聰表示,為了摸清全市古樹家底,已聯合市信測院利用RTK技術精準定位古樹,為其建立圖文檔案和電子信息數據庫,按照“一樹一檔,一樹一牌”的掛牌機制,各區開展古樹名木掛牌工作。同時,持續推進《佛山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》修訂工作,并為古樹名木購買保險。截至目前,全市在冊古樹名木已基本實現保險全覆蓋。
作為歷史文化名城,佛山還有眾多知名古村落。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三級主任科員李兆寧表示,目前全市80個已活化古村落在整理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,基本實現村史館全覆蓋,部分村落還建設了名人館等公共文化設施。此外,我市在推動古村落活化升級過程中,主動深挖旅游資源,打造了一批以特色古村落為載體的文化旅游產業新增長點。
文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宋世偉、林淑媚
編輯/黃昭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