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白紙上描好圖樣,隨后將透明雨傘撐開,用水清理干凈傘面,將白紙放在傘內對照描好邊框,再用丙烯顏料填充顏色……這是高明女青年彭斐斐在山沫北苑內指導學員制作手繪雨傘的場景。
山沫北苑位于高明區荷城公園旁飛地文創園,是小斐傾注許多心思全新打造的藝術創作綜合體驗館。該場館為市民提供提升繪畫技能的空間,還經常組織開展扎染、手工、陶藝、編織、剪紙等藝術體驗活動,讓藝術走進更多人的生活。
彭斐斐在教小朋友制作扎染手工作品。
融合巧思打造特色手工體驗館
走進山沫北苑,鮮艷明亮的色彩搭配給人清爽的感覺,整個場館的設計融入了不少巧思,門邊外墻貼滿形狀不一的復古磚塊,水泥過道表面嵌入金屬植物片,中庭隔斷貼滿鏤空磚石……富有特色的設計為場館增添了藝術魅力。
入門處,場館左側設有扎染池,學員在藝術老師的帶領下圍著池子創作扎染作品。扎染池右側設有展區,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高明特色文創產品、手工陶藝作品。展區下的儲物柜裝有制作原材料,游客可以盡情發揮創意,運用塑料、竹片、陶泥等材料自由設計制作手工藝品。
山沫北苑是小斐在山沫畫室基礎上打造的藝術創作綜合體驗館。小斐說,希望利用好荷城公園的廣闊空間,開展戶外拓展研學活動,拉近藝術與群眾間的距離,同時推廣高明的民間工藝。
山沫北苑設置了畫室。
在藝術創作中找到一片桃源
小斐很享受和孩子共處的時光,她總是耐心地向孩子們傳授繪畫技法,并以平等的姿態與孩子們交流。很多小朋友抱著玩的心態來到畫室,主動找小斐分享他們的見聞,并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創作藝術品。
在小斐的求學時光里,藝術課往往會受到文化課的擠占,學習藝術的機會很難得?!叭缃?,藝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,希望家長能給孩子更多接觸藝術的空間?!毙§痴f,藝術創作有助于放松身心,培養耐性,提升專注度,讓思維靈活起來。
崇尚自然、專注繪畫、熱愛生活是山沫北苑的經營理念。小斐希望通過藝術創作讓孩子們培養起熱愛生活、積極向上的態度,她認為這比繪畫技法更重要。
山沫北苑架子上擺放著七彩顏料。
“藝術往往沒有標準答案,每個人的畫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。很多孩子沒有繪畫基礎,畫作的完成度不高,線條歪扭,但他們的畫作通常是富有創意的,這種畫作往往到了成年階段再難創作出來,是童年寶貴的財富?!毙§痴f,生活節奏越來越快,藝術能夠讓人保持內心寧靜,孩子在藝術的熏陶下成長,可以不斷提升藝術鑒賞能力和美學修養,終身受益。
小斐還推出多個手工體驗項目,讓成人在山沫北苑也能找到一片藝術的桃源,暫時忘卻生活中的繁瑣煩惱,在制作手工藝品的過程中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,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。
激發民間工藝傳承新活力
過去兩年,小斐潛心提煉高明民俗文化和特色景區元素,創作了一批文創產品,并放置在高明文化中心展示。其中,一款繪有高明靈龜公園、沙寮村等景點的藍染畫作頗受歡迎。不少市民稱贊小斐的作品富有高明特色,勾起他們的美好記憶。
小斐還將文創產品拿到集市上售賣,扎獅元素小擺件、小獅頭玩偶等深受市民喜愛,擺出不久便銷售一空。這帶給小斐極大的鼓舞,讓她有動力創作更多具有高明元素的文創產品,展示高明的城市魅力。
能夠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業,小斐是幸運的,她感謝家鄉給她提供了發展的沃土,也積極發揮個人的能力反哺桑梓。過去兩年,小斐積極推動藝術進社區、進鄉村,將藝術公益課堂送到版村、石塘村等地,助力鄉村振興,讓鄉村孩子也能夠享受到優質的藝術教學資源。
在組織開展藝術創作活動的過程中,小斐看到,很多群眾十分喜愛手工創作,而且高明也有不少優秀的手工藝人。她希望依托山沫北苑將大家聚集起來,促進地方民間工藝交流,激發民間工藝傳承的新活力。
小斐說,接下來,將以展館的標準繼續完善山沫北苑,將其作為展示高明地方文化的平臺,并通過編小冊子、推出精品體驗課等讓民間工藝火起來,激發更多人對藝術的熱愛。
文/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謝文駿
圖/受訪者提供
編輯/王琦玥